5G商用元年,建築行業的6點改變

發布時間:2020-04-03 10:00

5G作為數字經濟新引擎,未來不止在移動通訊方麵有空前的市場,基於5G三大應用場景將會湧現出更多細分應用場景,如車聯網、智能家居、智能融媒體、智慧醫療等,為各行各業帶來可期的收入增長。

 

預計到2022年,僅中國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就將超過7.24萬億元,互聯網的下半場已經開啟,互聯網的下半場是產(工)業互聯網,產業互聯網時代到來,建築業應如何轉型升級?如何高質量發展?

 

在2019第四屆中國國際智能建築展覽會期間,主辦方邀請到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助理,超智能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,中國自動化學會、中國通信工業協會、住建部信標委專家委員研究員,副教授,博士杜明芳發表《5G工業互聯網1.0及其建築產業應用》演講,從產業互聯網時代到來、5G發展動態、工業互聯網發展動態、5G工業互聯網助力建築業轉型升級等方麵發表專題論述。

 

5G發展動態

 

▲▲▲

 

2019年1月,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,今年將在若幹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,在熱點地區率先實現大規模組網;同時加快基站等網絡建設步伐,逐漸覆蓋全國。要加快推進終端產業的成熟,促進5G在車聯網等更多領域應用。

 

預計在這幾個月內,5G手機、5GPad等真正能夠具備商業使用價值的產品將會投放市場。將來20%左右的5G設施是用於人和人之間的通訊問題,80%還是用於物與物、物和人,也就是物聯網,特別是移動物聯網通訊問題。

 

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,5G正在成為科技界競相追逐的技術焦點,5G的三大應用場景是eMBB 增強移動寬帶、uRLLC 高可靠低時延連接、mMTC 海量物聯。

 

目前5G應用推進較快的領域是車聯網、融媒體、智慧家庭與智慧社區。今年兩會期間,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人民大會堂設立了5G+4K融媒體展示平台,用中國電信5G網絡可看4K超高清視頻,在融媒體指揮中心附近開通5G基站,在融媒體指揮中心通過相關設備將5G信號轉換為WIFI信號,實現演播大廳、指揮大廳、製作大廳的全覆蓋。

 

工業互聯網發展動態

 

▲▲▲

 

工業互聯網由GE等工業巨頭提出並主導,發端於工業領域,通過係統構建網絡、平台、安全三大功能體係,打造人、機、物全麵互聯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,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。

 

工業互聯網是鏈接工業全係統、全產業鏈、全價值鏈,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,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,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、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。

 

工業互聯網基於海量數據采集、匯聚、分析的服務體係構建,支撐製造資源泛在鏈接、彈性供給和高效配置,由集中式控製向分散式控製的基本模式轉變,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、個性化、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新模式。

 

在這種模式中,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,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,創造新價值的過程將發生改變,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。也就是說,工業互聯網承載著很重的使命,對外,它是全球各大工業國爭相搶奪的製高點,對內,它被認為是中國製造業一次重生的轉折點。

 

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測算,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,預計2017年到2019年產業規模將以18%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長,到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。

 

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約5700億元,2017年到2019年年均增長約為18%,預計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。

 

5G助力建築業轉型升級

 

▲▲▲

 

我國工業互聯網與發達國家基本同步啟動,在框架、標準、安全等方麵取得了初步進展,湧現出一批典型平台和企業。

 

我國工業互聯網技術體係日趨完善,應用場景不斷豐富,推動製造業向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和雲化發展,實現了更加高效、綠色、精準、個性化的製造服務。

 

由工信部等兩部門印發的《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係建設指南》提出,到2020年初步建立工業互聯網標準體係,重點研製工廠內網、網絡資源管理、邊緣設備、異構標識互操作、工業大數據、工業微服務、工業APP開發部署、安全能力評估等產業發展急用標準,其中工廠內網絡標準主要規範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(5G)工業應用等關鍵網絡技術標準。

 

目前我國建築業自動化、互聯網化程度並不高,建築業管理方式相對粗放,建築工業化剛剛起步,中國網民數量從幾百萬人增長至超8億人。

 

智能建築業發展的新趨勢是工業化、數字化(BIM)、綠色化、互聯網化、Al化,在這一過程中應如何轉型升級?如何高質量發展?

 

工業互聯網的四層架構分別是:物理層、邊緣計算層、平台層(laaS層+PaaS層)、應用層,每一層都與5G+有關聯,轉型升級之路在於5G工業互聯網賦能建築產業。

 

1.建築工業互聯網價值鏈: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多方參與的行業工業互聯網生態係統,打造上下遊貫通的行業工業價值鏈。

 

2. 建築工業互聯網工業標識解析:行業工業互聯網應重視工業標誌解析技術並提前布局、設計、研發。到2020年,我國將建成5個左右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,形成10個以上公共標識解析服務節點,標識注冊量超過20億。針對標說注冊服務規範和標識解析節點的運行要求,國家將製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管理辦法。

 

3. 建築工業互聯網平台: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多方參與的開放型創新服務平台

 

4. 建築工業互聯網安全: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係統相關技術研究,防患於未然。

 

5. 建築工業互聯網測試床:基於蜂窩技術的工業測試床基於OPC-UA,搭建蜂窩無線(主要是5G)和有線傳輸相結合的生產製造係統,主要解決工業監測和控製場景的無線傳輸時可靠性和時延保障需求,提供標準化通信機製。

 

6. 建築工業互聯網評價:適時製定建築工業測試、檢測、認證、評估、評價標準,規範行業工業互聯網的評價工作。